(攝影:楊柳州) 連江縣地處福建東部沿海,東與臺灣島一衣帶水,西傍省會福州,南扼閩江口,北接閩浙通道,雅稱“閩都金鳳”。縣域總面積4280平方公里,其中陸地面積1168平方公里,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,海岸線長達238公里。轄22個鄉鎮282個村居,總人口約68萬人,旅外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約39萬人,是福建省著名僑鄉和臺胞祖籍地。 連江是全國水產第一大縣,是著名的中國鮑魚之鄉、海帶之鄉、溫泉之鄉、魚丸之鄉、建筑之鄉和中國生態食材之都、美食地標之都,先后獲評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縣、全國GDP百強縣、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、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、全國鄉村振興百強縣、全國雙擁模范縣、全省縣域經濟實力“十強”縣等榮譽。 —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。早在新石器時期,就有先民在此... 【詳情】
連江的風俗人情淳厚樸素,獨具特色。傳承文明的節日習俗、地域濃郁的生活習俗、源遠流長的生產習俗、獨具色彩的人生習俗以及會聚人文底蘊的交際習俗,共同構成了連江風俗人情的基本內容。 生活習俗 【主食】 我縣主食以稻米、甘薯為主,雜以麥和豆類。沿海地區以甘薯為主,雜以米、麥、豆類,多數早餐稀粥,午、晚餐干飯。農忙時三餐均為干飯,午前午后各加點心一餐。沿海漁民漁汛季節,愛吃糯米干飯或大米、地瓜腥飯,飲家釀酒。副食品主要是:各類蔬菜、豆制品、肉類、蛋品和海產品。佐料有花生油、茶油、菜油、豬油、醬、魚露(蝦油)、糖、醋、酒、鹽等。新中國成立前,一般居民一日三餐粗飯淡菜已很滿足,逢年過節或喜慶之事,才宰雞殺鴨做幾道菜肴。新中國成立后,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...
查看詳情>連江歷史悠久,人文鼎盛,地靈人杰,素有"海濱鄒魯"之稱。 自西晉建縣迄今1700多年,孕育了大批文化精英,創造出許多光輝業績。近代以來雖屢遭外敵侵凌,但富有革命傳統的連江人民,前赴后繼,不屈不撓,譜寫下無數壯麗詩篇。 現當代更是英才輩出,他們為振興中華及造福人類作出卓越貢獻,涌現出一批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一流專家、學者,諸如中國科學院林群院士、美國太空總署特派研究員陳哲人博士等,他們都是連江人民的驕傲與光榮。
查看詳情>連江風光旖旎,古跡繁多。這里有秀麗的青芝山、覆釜山、寶華山,還有迷人的文筆春煙、玉山聽泉、云居觀日。斑駁的長門古炮臺令人浮想聯翩,雄奇的五虎礁讓人稱奇叫絕,美麗的粗蘆島令你心馳神往。驅車前往多姿多彩的黃岐半島,到定海灣觀看古城堡、烽火臺、古沉船遺址,去黃岐灣欣賞望鄉亭、龜蛙接吻、盤蛇吞蛙。還可以登上馬祖列島,觀賞牛角崢嶸、獅嶺遠眺、山垅映月等十大景觀。從古代研磨石器到制作陶瓷器皿,從修建寺塔到修橋鋪路……到處閃爍著人類的智慧結晶。 一、文化遺址 古人類曾經居住、生活過的地方,人們稱它為文化遺址。 連江的先民從外地遷移到連江這塊鐘靈毓秀的沃土上,世世代代繁衍生息。他們選擇敖江流域和丹陽、蓼沿、東岱、透堡等地的江河兩岸土地肥沃的地方群居棲息。...
查看詳情>清明時節,氣溫升高,雨量增多,綠植欣然,草木豐沛。《歲時百問》中寫道:“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凈,故謂之清明。”應好友之邀,于此時節覽勝連江丹陽鎮貝里蟹谷景區,感受氣清景明、萬物皆顯的如畫春光。 沿貝里溪而行,綠意無邊無際,所不同者,應是綠的色調吧!遠眺山巒林木蒼郁,溪畔灌叢青翠,松樹扎根山峭巖壑,各類花草層層疊疊。正值雨季,被雨水洗凈后的植被玲瓏剔透,枝梢新發嫩葉宛若水玉,更顯蔥綠透亮,望之沁人心脾。 溪谷中怪石嶙峋、飛瀑深潭、山泉流響。清溪自山間蜿蜒而出,水聲潺潺在巖石上流淌,幾可見底,魚兒沿溪溯游直下,成群結隊嬉戲于水草之中,徜徉于山水之間,自得其樂。一時間,王摩詰“清泉石上流”的悠然意境躍然紙上。 見泉水叮咚可愛,同行中有位深諳茶...
查看詳情>連江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和臺胞祖籍地,現有旅外華人、華僑和港澳同胞近33.2萬人。海外鄉親主要分布在琯頭、鳳城、敖江、江南、馬鼻、曉澳、浦口、東岱、黃岐、丹陽、長龍華僑場等鄉(鎮)場。這些旅居海外的鄉親桑梓情深,多年來在異國他鄉奮發創業的同時,不忘報效家鄉,為連江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做出重大貢獻。近年來,海外華僑華人、港澳人士回國投資660.61億元,捐贈興辦公益事業金額達11.59億人民幣。 一、海外華人華僑分布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,連江縣域內旅居海外華僑華人、港澳人士、留學生等計39萬人。分布在美國、澳大利亞、英國、加拿大、南非等87個國家和地區;全縣歸僑、僑眷、出國人員眷屬24萬多人;海外華僑華人成立社團組織63個。旅居海外華僑華人主要從事餐飲、服裝、房地產、金...
查看詳情>中國多鳳城,單連江就有兩座,那就是城關和透堡,它們都因形似鳳鳥而得名。不過,城關是一只駐足的大鳳,而透堡是一只展翅欲飛的雛鳳。唐武德六年(公元623年)溫麻更名為連江縣,在選縣治地址問題上,城關人和透堡人爭奪得十分激烈。 盡管他們各有理由,但全縣人的意見還是傾向于透堡。由于透堡不單形似鳳凰象征祥瑞,而且歷史悠久,有城墻,有護城河,又是人杰地靈,物產豐富,交通發達的好地方。何況那時從福州去寧德五縣,透堡是必經之路,這樣看來,在透堡建縣的理由是很充足的。然而,城關人不服氣,他們請辯士來力爭。辯土認為“透堡是雌鳳,雌不壓雄,雛不壓大;況且展翅欲飛,嘶會飛走,不吉利;城關“北靠軍事重鎮丹陽,南臨富庶之地琯頭,東接港口浦口,西瀕福州,地理位置重要,遠非透堡可比”。...
查看詳情>